李汉清——论阴阳五行
一、五行之说
质行于地而气达于天,数之有五,故曰五行。五行,水、木、火、土、金也;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相生相克而为用。先民以其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之起源。易经百家,侧重各异,然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无有不用而能立其说者。而诸家五行,为例殊多。如:《风水学》中的“正五行”、“双山五行”、“八卦五行”、“玄空五行”、“洪范五行”、大五行;《命理学》和《六爻预测学》中的“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纳音五行”;又如《紫微斗数》重于用“纳音五行”,而《奇门遁甲》则“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纳音五行”兼用;其可取而入用者不过“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纳音五行”,或由此三者演绎而来。
二、五行生成
六经论五行,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谟》曰:水火金木土,其源于河图、洛书之数;盖图书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河图》则左旋而相生,曰:水木火土金;在《洛书》则右转而相克,曰:水火金木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惟《吕氏春秋》则以土值季夏之月,以《河图》顺相生之序故也;而《白虎通》又以辰戌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后天八卦图以坤、艮二土居夏秋冬春之交,则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土之为金木水火四行君,君则不专其司,不居其部,是故以火之克金而秋乃承夏令,既有四方必有中央,而中央固为土,可以恃火之老而生金。春夏秋冬流转而各禅其位,以成岁德;金木水火四行转多而土转少,则季月必辰戌丑未,而辰戌丑未固土也;《神枢经》曰:五行旺各有时,惟土无所定,乃于四立之前各旺一十八日,故于季月减十二日以与本令十八日为土王用事,则土之用事七十二日也;坤艮二土居四气之交,为土之真体,故以后天八卦图明之。
三、五行旺衰
《考原》:木长生于亥,立春木也;火长生于寅,立夏火也;金长生于巳,立秋金也;水长生于申,立冬水也;土亦长生于申、寄生于寅;金水木火各旺七十二日;土于四立之前各旺十八日,合之亦七十二日;总三百六十而岁成。故木旺而火已生,火旺而金已生,金旺而水已生,水旺而木已生。由长生而顺推,稚则必壮,盛则必衰,终而复始,五气顺布,迭运无穷;至于土生于申而寄生于寅,《易经》于坤曰:万物皆致养也,于艮曰: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而土之生于申,申为坤,坤为地,土所以凝也;土之所寄生于寅,寅为孟春,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所以和同,草木所以萌动也;是故洪范家独以土生于申为五行之体,阴阳选择诸家皆以土生于寅为五行之用,盖长生在寅而临官在巳乃为土旺金生,与木火水同为一例,然则,以土生于寅者,所以顺五行相生之序也,固与月令土旺于夏秋之交以顺四时相生之序者同出于理之自然。
外此,又有阳死阴生,阳顺阴逆之说,故甲木死于午则乙木生,丙与戊死于酉而丁与己生,庚金死于子而辛金生,壬水死于卯而癸水生;由长生、沐浴十二位皆逆转,阳死阴生阴死阳生,此二气之分故也。阳临官则阴帝旺,阴临官则阳帝旺,此四时之会也。
四、纳音之法
至于纳音五行,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一律五音,十二律配五音合六十之数。气始于东而右行,音始于西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此《河图》相生之义也。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也,此《洛书》克成之功。有云:“纳音与《易》纳甲同法”,《易》乾纳甲壬而坤纳乙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而终于土,土,坤也。
五、五行的特性
五行有其不同的状态和特性。
水主于北,应冬,以智喻之,阴气濡润,任阳万物,故曰“润下”。润者,润泽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顺下而达的特性,利万物而不争;曰:“上善若水”。
木主于东,应春,曰仁,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纳水土之气,具有柔和、仁慈之性,其情直,其性和;
火主南,应夏;以礼喻之,曰“炎上”。炎者,炙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热情、向上之性,具驱寒送暖之功、锤炼万金之能,其性急,其情恭;然火无正体,体本木也。
土主中央,兼位西南,应于长夏,曰“稼穑’具生化藏纳万物之能,为万物之母。故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主于西,应秋。主“义”,曰“从革”,从者,顺者也,革者,变革、改革、革命,故能柔能刚,其性刚而烈。
六、五行取用
五行取用,《易中明义》有云:夫三才者,天干为上,能占九天之外、日月星辰、风雷云雨阴晴之事;地支为中,能占九地之上、山川草木、人伦吉凶、否泰存亡之事;纳音为下,能占九地之下,幽冥虚无、六道四生之事;此易经所言五行天干、地支、纳音的取用之法。然亦有典籍重纳音卜占的殊例,如:《紫微斗数》主要以天文、星象为核心研究人伦吉凶、否泰存亡,而以纳音为用;如:专用纳音推算四柱命理的纳音命理流派;其历史久远,有云:“或与《易》”同。能传之于后世,必有其独到之见解,亦不能妄说其弊。至于今,百花其放,百家争鸣。八万四千法门,皆通极乐,未有高下之别。仅源法异同,个人道行深浅之差也。
五行,就其本质而言,有阴阳之别,天干为气,为上,故达于天;地支为中,为形,为质,为体,故行于地;纳音为质流行于地时所产生的波场,即地支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与天地所形成的共鸣,无形有感,而居于天地中。至于百家五行,不过衍生者也。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