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生--浅论行易与德善
为人之要,德必修之;以学立德,以行修德,以廉养德,修德不易,守德更难。
《易经》也称《周易》,它是中华民族上古先人大智慧的结晶,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历行千年而留传下来,古来以往文人雅士大多知易。儒家、释家、道家、兵家以及中医文化、建筑文化,人文科学等都无不与《易经》有着密切联系。
《易经》为群经之首,是我国最古老的逻辑学,同时也是一门哲学,一门非常实用的哲学,还是历代智者”进德修业”和”安身立命”修身处世的宝典,融知识、信仰、实践于一体,它是一切学问的准则。
《易经》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人心态平和,懂得怎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明白何为“厚德载物,盛极必衰”。其实《易经》就是一个大家庭,诠释一句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家风、家传、家教。每次作报告时都要引用这句来自《易经、文言传》中的典故,结合中国文化的原则为切入主题,来谈家风、家德应有的思想。总书记说:家庭不只是指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家人心灵的归宿。家风有德家必兴盛,家风不德难免殃及后代,贻害社会,这就是正所谓的“余庆”“余殃”。
在谈及到这个“家”不能简单的理解这个家就是我们平时的各自小居家庭。《易经》是囊括天下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企业及一切有组织形式的单位都可以称之谓一个家。
在坐的各位老师都能体悟到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家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重德、尊德且并主贵的大家庭。每年过春节时我们都要在大门上贴上:五福临门即福、禄、寿、禧、财之意。但还有一个字是主五福临门之上,那就是“贵”,古人云:人逢贵格天地之尊也!主贵者必先主善德者才能享用。
今天我为什么这样来褒奖我们的学会呢?因我是从事心理医学工作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不太多言善语,但我喜欢用心去观察体悟外界事物,这可能是自己工作职业的原因吧!在前先年我也参加过国内两家易经研究协会的学术大会,自从去年参加了本学会学术交流大会,其感触大不相同,收获确实不少,也认识了众多有知识、有智慧、有内涵且品德高尚的老师,获取了很多有益及正能量的知识,在社会生活应用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让我领悟更深的还是我们的肖会长和侣大姐在去年学术会上对会员论文的点评上,他们的话语非常实在,并嘱心寄于会员们在行易应用道路上应与善德并行为厚望,同时也对本学会未来的发展做了规划,以及对自己制定了要求与承诺。
归纳起来其宗旨为:学易、行易、用易必须与重德、守德、善德不能分开。在坐的有很多去年参会的老师都能深有感触和体悟,在此我想邀大家一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肖会长、侣大姐以及所有的专家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易经》有三大原则:变易、不易、简易。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要更深刻领悟,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的,没有不变的事物,学易者先一定要领悟这个“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并且还能怎样应对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经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在佛家中称之为“无常”。
一个朝代,一个家族,一个企业都是一样的,没有永久的“恒”。唐朝是中国最盛旺的朝代之一,历时21帝,经历289年就换了朝代。世上众多的家族,很多的企业不也是一样由盛走向衰吗!不过事物变化的原因分内因与外因。外因有时是难以抗拒的,而内因是可以自调自控的。就好比一个人的寿年长短与自身后天的养生是一样的道理。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恒”卦也是这样倡导我们世上没有永久的恒,那怎样才能长存呢?只有两个字“守恒”。大家都知道清代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其家族维系至今已两百多年了,历代都有忠臣良将,而且没有出现一个逆子,真是值得钦佩!我曾到其家府走访参观(湖南娄底),其家训中最显目的四个字:“重德行善”。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是在坐每一位学员的家,我们都应时刻觉悟到这个“变”字,大家应以集体主义思想,负有责任从大局及长远着想,共同来维系我们组织健康长存的生命力。时刻将“用易”与德善并行,因为我们的会员都是组织中的细胞。“重德才能举上,修德才会长存!”在《周易》中以道德观自成一体系,它是从”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中论起,提倡“以成德为行”,忌以“德簿而位尊”。
六十四卦中首卦乾:初九:”潜龙,勿用”即君子要成就大业,必以成就德业为目标,蓄龙德于内,以待时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即君子以德泽广大而感化于天下。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君子以增进道德,治理事业。
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即如上下进退无常时,君子应要进德修业,以增进道德,把握时机,治理事业,不可一味无所作为。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与天地合其德,君子居高治国应具有天一样的品德。
上九:亢龙有悔。即君子临天下,自己应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失,知存而不知亡,要应做到善始、善德,才会善终。
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诠释为”积善”,“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之德“。
山水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风蛊卦——:君子以振民育德。
风雷益卦——:天布德泽,君子以见善行益德。
风天小畜卦——:君子以懿文德。
雷风恒卦——:恒就是久矣!恒德,君子以反身修德,如不恒其德,则无所容也。要以常,德行!
其实还有很多的卦都联系到德与善。在六十四卦中乾卦中的“盛德”与“至德”,他也不单只是用于尊贵厚禄,拥握大权者,其实他对于一般老百姓也是同样的用法。
在生活中行道与德善是并存的,“德主仁善,道主圆通。”德是人间富贵的根,成仙得道者也须先修德善。德善应从心修起,万物归心,无为而求。内修清静,寡欲无争,外修天道,真气除煞。坐立不忘其道,出入皆抱善心。古今德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
今日在坐的会员中也有很多从道修道的老师,我非常敬重你们,在生活上、经济上你们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慈、俭、让三字为指导,品行端正,致虚守静,不易被物欲所迷欲。为人谦虚温和,但又不软弱。并时常是武道医道、并修,度已度人,善德喜行,抱元守一,头脑灵活,相当出色!
道家静心,以养大气之德。
儒家正心,以正心而主德。
佛家明心,以化怨气主德。
“德”字由彳一心一直三个部分组成。彳主行走;心主心境;直与值共通即值得之意。在易经中德与得也是相应的。诠释一句话就是:人在大道上行走,心胸坦荡,以社会自然规律去行事,不违德善,正道而行,获取的是“值得”和“余庆:。
关于“余庆”,“余殃”的余,其实就是我们东方文化最喜欢讲的因果报应。中国儒家讲因果指的是祖宗、自己、儿孙三代,其实他也从易经文化中显示出来的,都是建立在因果报因之上。我们在坐的老师可能也知道,在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他在临终时吩嘱自己的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关心,也不要因为是一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一下。刘备当时对自己的儿子作这样的教育,都是源于中国《易经》文化形成的理念,提倡做人处事定要行善重德。
提起当今的社会什么养德、讲德、守德已多有变动了,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缺失,并且缺失得很厉害,我从事易经文化工作算起来也有二十来年了,关于德的缺失,近些年我遇见到的确实不少,德不配体而自贡号称什么大师,什么大师的在行易行业中多存有心术不正的拜金主义思想,行道不正,偏道太过,将德善抛之于外(例……)。
不过我还是相信中国年轻一代,其观念尽管怎么个变,但育德、重德、守德这个观念还是有的,因为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其实德善教育不单纯是用于个体家庭教育孩子们身上,就拿我们在坐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易经馆,多数老师都招收了学生和弟子,我认为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或弟子在教他们学易、行易的过程中,先必须灌输怎样守德行善。易经中“蒙”卦即要求导师对学生必须开启孩子们的智慧,要求德智并行,因德与得是成正比关系的。
道源于教育,德始于传承。善德贵在于修与坚持,有了高尚的美德才会受人所尊重,并且是发自内心而纯真的敬佩!这才是“尊贵”,“大德”,用金钱是换不来的,所以学易、行易、用易者必先修善尊德。但愿美好的德行伴随我们一致形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易经》也称《周易》,它是中华民族上古先人大智慧的结晶,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历行千年而留传下来,古来以往文人雅士大多知易。儒家、释家、道家、兵家以及中医文化、建筑文化,人文科学等都无不与《易经》有着密切联系。
《易经》为群经之首,是我国最古老的逻辑学,同时也是一门哲学,一门非常实用的哲学,还是历代智者”进德修业”和”安身立命”修身处世的宝典,融知识、信仰、实践于一体,它是一切学问的准则。
《易经》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人心态平和,懂得怎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明白何为“厚德载物,盛极必衰”。其实《易经》就是一个大家庭,诠释一句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家风、家传、家教。每次作报告时都要引用这句来自《易经、文言传》中的典故,结合中国文化的原则为切入主题,来谈家风、家德应有的思想。总书记说:家庭不只是指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家人心灵的归宿。家风有德家必兴盛,家风不德难免殃及后代,贻害社会,这就是正所谓的“余庆”“余殃”。
在谈及到这个“家”不能简单的理解这个家就是我们平时的各自小居家庭。《易经》是囊括天下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企业及一切有组织形式的单位都可以称之谓一个家。
在坐的各位老师都能体悟到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家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重德、尊德且并主贵的大家庭。每年过春节时我们都要在大门上贴上:五福临门即福、禄、寿、禧、财之意。但还有一个字是主五福临门之上,那就是“贵”,古人云:人逢贵格天地之尊也!主贵者必先主善德者才能享用。
今天我为什么这样来褒奖我们的学会呢?因我是从事心理医学工作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不太多言善语,但我喜欢用心去观察体悟外界事物,这可能是自己工作职业的原因吧!在前先年我也参加过国内两家易经研究协会的学术大会,自从去年参加了本学会学术交流大会,其感触大不相同,收获确实不少,也认识了众多有知识、有智慧、有内涵且品德高尚的老师,获取了很多有益及正能量的知识,在社会生活应用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让我领悟更深的还是我们的肖会长和侣大姐在去年学术会上对会员论文的点评上,他们的话语非常实在,并嘱心寄于会员们在行易应用道路上应与善德并行为厚望,同时也对本学会未来的发展做了规划,以及对自己制定了要求与承诺。
归纳起来其宗旨为:学易、行易、用易必须与重德、守德、善德不能分开。在坐的有很多去年参会的老师都能深有感触和体悟,在此我想邀大家一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肖会长、侣大姐以及所有的专家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易经》有三大原则:变易、不易、简易。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要更深刻领悟,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的,没有不变的事物,学易者先一定要领悟这个“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并且还能怎样应对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经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在佛家中称之为“无常”。
一个朝代,一个家族,一个企业都是一样的,没有永久的“恒”。唐朝是中国最盛旺的朝代之一,历时21帝,经历289年就换了朝代。世上众多的家族,很多的企业不也是一样由盛走向衰吗!不过事物变化的原因分内因与外因。外因有时是难以抗拒的,而内因是可以自调自控的。就好比一个人的寿年长短与自身后天的养生是一样的道理。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恒”卦也是这样倡导我们世上没有永久的恒,那怎样才能长存呢?只有两个字“守恒”。大家都知道清代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其家族维系至今已两百多年了,历代都有忠臣良将,而且没有出现一个逆子,真是值得钦佩!我曾到其家府走访参观(湖南娄底),其家训中最显目的四个字:“重德行善”。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是在坐每一位学员的家,我们都应时刻觉悟到这个“变”字,大家应以集体主义思想,负有责任从大局及长远着想,共同来维系我们组织健康长存的生命力。时刻将“用易”与德善并行,因为我们的会员都是组织中的细胞。“重德才能举上,修德才会长存!”在《周易》中以道德观自成一体系,它是从”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中论起,提倡“以成德为行”,忌以“德簿而位尊”。
六十四卦中首卦乾:初九:”潜龙,勿用”即君子要成就大业,必以成就德业为目标,蓄龙德于内,以待时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即君子以德泽广大而感化于天下。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君子以增进道德,治理事业。
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即如上下进退无常时,君子应要进德修业,以增进道德,把握时机,治理事业,不可一味无所作为。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与天地合其德,君子居高治国应具有天一样的品德。
上九:亢龙有悔。即君子临天下,自己应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失,知存而不知亡,要应做到善始、善德,才会善终。
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诠释为”积善”,“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之德“。
山水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风蛊卦——:君子以振民育德。
风雷益卦——:天布德泽,君子以见善行益德。
风天小畜卦——:君子以懿文德。
雷风恒卦——:恒就是久矣!恒德,君子以反身修德,如不恒其德,则无所容也。要以常,德行!
其实还有很多的卦都联系到德与善。在六十四卦中乾卦中的“盛德”与“至德”,他也不单只是用于尊贵厚禄,拥握大权者,其实他对于一般老百姓也是同样的用法。
在生活中行道与德善是并存的,“德主仁善,道主圆通。”德是人间富贵的根,成仙得道者也须先修德善。德善应从心修起,万物归心,无为而求。内修清静,寡欲无争,外修天道,真气除煞。坐立不忘其道,出入皆抱善心。古今德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
今日在坐的会员中也有很多从道修道的老师,我非常敬重你们,在生活上、经济上你们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慈、俭、让三字为指导,品行端正,致虚守静,不易被物欲所迷欲。为人谦虚温和,但又不软弱。并时常是武道医道、并修,度已度人,善德喜行,抱元守一,头脑灵活,相当出色!
道家静心,以养大气之德。
儒家正心,以正心而主德。
佛家明心,以化怨气主德。
“德”字由彳一心一直三个部分组成。彳主行走;心主心境;直与值共通即值得之意。在易经中德与得也是相应的。诠释一句话就是:人在大道上行走,心胸坦荡,以社会自然规律去行事,不违德善,正道而行,获取的是“值得”和“余庆:。
关于“余庆”,“余殃”的余,其实就是我们东方文化最喜欢讲的因果报应。中国儒家讲因果指的是祖宗、自己、儿孙三代,其实他也从易经文化中显示出来的,都是建立在因果报因之上。我们在坐的老师可能也知道,在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他在临终时吩嘱自己的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关心,也不要因为是一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一下。刘备当时对自己的儿子作这样的教育,都是源于中国《易经》文化形成的理念,提倡做人处事定要行善重德。
提起当今的社会什么养德、讲德、守德已多有变动了,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缺失,并且缺失得很厉害,我从事易经文化工作算起来也有二十来年了,关于德的缺失,近些年我遇见到的确实不少,德不配体而自贡号称什么大师,什么大师的在行易行业中多存有心术不正的拜金主义思想,行道不正,偏道太过,将德善抛之于外(例……)。
不过我还是相信中国年轻一代,其观念尽管怎么个变,但育德、重德、守德这个观念还是有的,因为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其实德善教育不单纯是用于个体家庭教育孩子们身上,就拿我们在坐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易经馆,多数老师都招收了学生和弟子,我认为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或弟子在教他们学易、行易的过程中,先必须灌输怎样守德行善。易经中“蒙”卦即要求导师对学生必须开启孩子们的智慧,要求德智并行,因德与得是成正比关系的。
道源于教育,德始于传承。善德贵在于修与坚持,有了高尚的美德才会受人所尊重,并且是发自内心而纯真的敬佩!这才是“尊贵”,“大德”,用金钱是换不来的,所以学易、行易、用易者必先修善尊德。但愿美好的德行伴随我们一致形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
上一篇:胡中华--论葬
下一篇:洪天乐—六爻终身命卦先天寿元及爻位神值年时间研究
相关文章
- 刘伟生(湖南)2013-10-01
最新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