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0852-93472453
宣传册节气时刻表
欢迎加入中国易经研究学会

徐其怀—诚信,《易》之大者

时间:2016-12-22 17:30:44 点击: 【字体: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徐其怀

华易杯”易学论文第四期一等奖获得者徐其怀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之言,历经千年,今日道来,仍然振聋发聩。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所以作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尤其注重诚信。


   “孚”,诚也,信也。《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二十五卦言“孚”,有“孚”字40 处,其中上经13 处,下经27 处。如第五卦《需》卦辞“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狩猎以需,需要彼此间有诚信,团结合作,战胜困难,而且狩猎以需,需要结盟增加力量,而结盟更需要诚信,否则哪有可能结盟,就是结盟也是各怀鬼胎,起不到盟友之间真诚相帮的作用。第六卦《讼》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诉讼之时,亦应有诚信,才利于去见王公贵族,团结内部力量,以赢得诉讼之胜。第八卦《比》初六爻辞“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要亲比,彼此必须有诚心,如果有诚心如瓦罐美酒满盈,最终会有亲附,可见周公对诚信的看重。第九卦《小蓄》六四爻辞“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诚信才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小蓄》九五爻辞“有孚挛如,富以其邻”,以诚信建立联系,富而影响到它的近邻,这样才可以逐渐小蓄力量,慢慢得以强大。第十一卦《泰》,必有“孚”,有“孚”方“泰”也,“勿恤有孚,于食有福”。第十七卦《随》,随必有孚也,为人臣必忠信随于君也。第二十卦《观》卦乃讲武王孟津之誓,观诸侯反应,因此必讲有“孚”,亦观诸侯之“孚”也;第二十九卦《坎》,坎为险,居险之时,有“孚”方可脱险也。

     

  下经自第三十四卦《大壮》始,《大壮》虽讲战争,然战争必齐心协力,故言“征凶,有孚”;接着《晋》卦(第三十五卦)亦讲战争策略,康侯蕃马,王母鼓士气,战争策略是不用讲诚信的,故曰“罔孚”;第三十七卦《家人》卦,治家之时,需讲诚信,才能有威信,有威严,否则,对家人不讲诚信,没有信用,谁会信任你呢,家人之间失去信任,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周公对治家,强调诚信,才能“威如”,虽然可能一时不为家人理解,可最终一定能够理解的。第三十八卦《睽》卦,彼此以诚信相交,才化解了危险冲突,最终“厉无咎”,故“睽”亦有“孚”。第四十卦《解》,有“孚”方可“解”也;第四十一卦《损》,损上必有孚,方为臣下服;第四十二卦《益》亦如《损》也;第四十三卦《夬》,下决心岂能无“孚”?第四十四卦《姤》,姤,遇也,无“孚”岂能相遇?第四十五卦《萃》,萃,聚也,相聚必诚,故“萃”必有孚;第四十六卦《升》,升而南征,众志诚志,岂能无“孚”?第四十八《井》卦,有孚方可治国以修井田也;第四十九《革》卦,革必有“孚”方能成功也;第五十五卦《丰》卦虽言战争,可必须有“孚”,以凝聚人心,故《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第五十九卦《涣》卦言天下涣散之时,君王必要大刀阔斧,要有魄力,“涣其群”而为“涣有丘”,因而不用言“孚”;第六十一卦《中孚》自然有孚也;第六十四卦《未济》,天下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故有“孚”也。《未济》作为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三提“有孚”,其意深远,圣人对后世之诫,几微致远矣。


  诚信之重要,不仅《周易》崇尚,古之圣贤莫不重之,舜命禹伐三苗时,三旬苗仍逆命,最后亦是以诚感动三苗来服。


  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因虽为鲁国曹刿(guì)之逼,然听从管子之劝,信守承诺,以几百里土地而让天下人皆知桓公之诚信,最终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亦注重诚信,使其逐渐成就霸业。如民未知信之时,重耳伐原以示之信,对此《左传》载其言曰“信,国之宝也。”以信得民心,以信得军心,以信救饥,文公而霸,不亦宜乎?


  《管子》云“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礼记.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又云“《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其说和《周易》尚“诚信之孚”一脉相承。


  《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休。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其《易》之“孚诚”之谓乎?


  《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吕氏春秋》亦云“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兴主,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黄石公《兵家三略》亦云“將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


  国君之诚信,有时事关国家安危。晚唐之时,因唐德宗赏赐未兑现于将兵而致“泾师之变”,故《新唐书.陆贽传》载陆贽劝谏唐德宗曰“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又有惧溺而自沈者,其为防患,不亦过哉!愿陛下鉴之,毋以小虞而妨大道也。臣闻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一不诚,心莫之保;一不信,言莫之行。故圣人重焉。传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物者事也,言不诚即无所事矣。匹夫不诚,无复有事,况王者赖人之诚以自固,而可不诚于人乎?陛下所谓诚信以致害者,臣窃非之。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陛下可审其言而不可不信,可慎其所与而不可不诚。所谓民者,至愚而神。夫蚩蚩之伦,或昏或鄙,此似于愚也。然上之得失靡不辨,好恶靡不知,所秘靡不传,所为靡不效。驭以智则诈,示以疑则偷;接不以礼则其徇义轻,抚不以情则其效忠薄。上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故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不尽于己而责尽于人,不诚于前而望诚于后,必绐而不信矣。今方镇有不诚于国,陛下兴师伐之;臣有不信于上,陛下下令诛之。有司奉命而不敢赦者,以陛下所有责彼所无也。故诚与信不可斯须去己。愿陛下慎守而力行之,恐非所以为悔也。”


  《爱莲说》之作者、宋代易学大家周敦颐亦对“诚”有精辟的论述,其《通书》云:“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司马光之《资治通鉴》亦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忍经》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尾生以死信而得名,解扬以承信而释劫。范张不爽约于鸡黍,魏侯不失信于田猎。”与《易》之注重诚信,其意一也。


  “魏文侯顶疾风自驱车往猎,以不失信于虞人;曾子杀猪以不失信于子”;而“周幽以诡烽灭国,齐襄以瓜时致杀”,祸莫大于无信矣。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稳,世无信不宁,“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 呜呼!《易》之所重,孚之大者,于世之诫,不亦显乎?


  诚信,《易》之大者也。如今诸多无底线之事,诚信缺乏也。学点《易》道,多点诚信,守住道德底线。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
TAG: 易经论文
易学服务报告书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免费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