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恩—论楞严经对风水研究者的帮助
佛教是以出世为主要目的的教法,所以在佛经中主要涉及如何修学智慧与解脱生死的理论,相对较少讨论世间人生易学道理。本人信佛十多年,从佛经中领悟不少变易精髓,就举例在大藏经中,有一部楞严经,有一段关于世界如何形成的经文,可以作为我们风水学者在思想层面的指导;本人认为很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现先将此段经文内容贴示如下: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以上这段,着重讲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五行如何应业而生形成世界,也析别了山河大地与大海林木等五行属性之理;愚自认为这段经文可以对研究风水的学者起到正确的风水修学观,其中之深意岂可体现在言语论句中!现在本人试着以我们凡夫妄想知见讨论其中的意义;
关于世界的形成,佛教认为由不清净的妄想尘劳引起的,即分别心引起;分别心’同’即是指我们的“分别根性(即是凡心)”尚未起分别心的意思!犹如混沌未分之际,经中所安立名相是“虚空为同”!以周易作对比,太极中虽有阴阳二仪,但太极本身是指混沌不可分的状态,即是一元,在道教这可是最高层次!在世间运用方面,也能阐示道士画符为何执单一念头一笔完成之理;易是变化,周易则是周而复始的变化,也是指无有定式的变化;即是混沌未分,如同虚空的状态,其实道教三清(上清、太清、玉清)的含义与此相对应。与“同”相反则“异”!经中提到“世界为异”,“异”即是“不同”,“不同”对应太极分为阴阳,所以这句经文与阴阳生起世间万物道理是一致的!阴阳相互变化,世界也跟着变化(或如冷暖寒暑变化、或高低变化、陆海易位等)。
再看经中关于金水木火土的论述,是从世界形成的大角度来阐述,这也是我们现代风水学者最缺亏的认知,应该细细从中体会妙意!
经中言风轮执持世界,或许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难以想象到这句话的真实性,往往人们潜意识的错觉就会觉得地球好重,风如何能执持呢?可若细想,地球在虚空中,哪有重量可言?我们体验到的重量,无非是我们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但人们通常注重感觉形成的错觉,执错当真,从而在原始性的理论上就存在错误性的认识。
接着经中阐述坚明立碍,金轮保持国土稳定(五行 金的坚固性)。风金相摩(与钻木取火原理同)产生火花等五行相互演变之道理;从现象上讲,我们平时观察到雷电风暴冰霜等,是由于两股或多股带着不同五行属性的气流相互冲击后,碰撞产生闪电、风、雪、雹等自然现象。其中气流的流动是风,春夏季风五行应当属木火,加之水吸收太阳能成水气混杂一起,故春夏季风温暖湿润!秋冬季风是冰寒之气,五行应当属金水。而气流一团一团有自己的稳固性即是气流的金性,碰撞时稳固性被破坏发生变化,产生了摩擦,正是经中“风金相摩”之意,所以自然界有风雷电雹冰雪等自然现象!
经中讲“宝明生润”,印证了现在五行学说中金生水是正确性,金寒而能令水气凝结,故可说金生水;或是天空中的水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水,达到一定量时,火性分离上升,水受地球重力影响下落成降雨;形成火腾水降之势,正合经中“火光上蒸,水轮含十方界”根本性质的妙句;
再观经中提到水势劣火结高山,与八卦的山泽两卦相同,与现代地理学理论相一致,可以印证八卦与现代地理学的正确性;在我的求知生涯中,访问过多位地理学者,从中了解到不少地理学问,均可得出一个结论,地理在风水学中重要性绝不亚于玄空等布局技法。再看经中又言“木烧成土,因绞成水”之句,则表明木有助火成火之势,亦有水性相结之理,先天八卦离位三爻刚好中爻为阴(理如木含水),后天八卦震位下爻为阴(如树根吸水土之用),正好印证阴阳二仪的东方木乃为少阳,从万物运行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确定少阳乃阳长之势,随势成长至后天八卦离位为太阳;这也阐示了在风水布局中,木局可以布置成水木局,也可以布局成木火局的道理。在五行相互含受中可明白木也含有水火土等要素;如八卦离位在卦象中处在南方,五行火性为木性演变生长后之性,坎位处在北方,五行水性为木性演变生长前之性;所以木中有水火,而水火没有相互含蓄,也就是没有水火局的布局情况,但只有水火相济之情!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水火不相射”的语句。
“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即是“风雷相簿”,源于易经四句中风雷相簿乃自然界现象,易经中没讲是怎么形成,而佛经中已明确其形成之理,我们学风水者,看到此偈,应当如醍醐灌顶;“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交妄发生,递相为种”则表明山河水火除了本身的五行特性外,也暗示了它们变化循环、相通可变之理!即是我们通常说“山泽通气”而不知其理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次印证佛教教理伟大的一面,古往今来,无数智者都选择佛教修行,为出离生死之大事!而关于世界起缘后的变化之理,少有在佛门中听到,今通过大藏经中略提一部,来阐示风水学的道理,亦是再次印证易经易理之玄妙、风水起源正合世界生灭变幻之规律!这也可为我等以后解释风水的科学性提供宽广的智慧!
转观佛门中,很少讲变化之理,正是怕执迷于变化之理而不出世,这或许就是佛门中所说佛陀慈悲,不讲世间通论,而以大智慧广教众生如何修行解脱生死,正是因为如此,我写此论文亦是希望广大的易友除了学习“变化之道”外,也能为生死大事而去修学解脱生死的佛法,方是不枉生世为人矣!正如现在风水界明星李居明大师,直言专心修学密宗,而玩风水的态度,表明风水术理没办法解决生死问题。其人所做所行,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以上这段,着重讲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五行如何应业而生形成世界,也析别了山河大地与大海林木等五行属性之理;愚自认为这段经文可以对研究风水的学者起到正确的风水修学观,其中之深意岂可体现在言语论句中!现在本人试着以我们凡夫妄想知见讨论其中的意义;
关于世界的形成,佛教认为由不清净的妄想尘劳引起的,即分别心引起;分别心’同’即是指我们的“分别根性(即是凡心)”尚未起分别心的意思!犹如混沌未分之际,经中所安立名相是“虚空为同”!以周易作对比,太极中虽有阴阳二仪,但太极本身是指混沌不可分的状态,即是一元,在道教这可是最高层次!在世间运用方面,也能阐示道士画符为何执单一念头一笔完成之理;易是变化,周易则是周而复始的变化,也是指无有定式的变化;即是混沌未分,如同虚空的状态,其实道教三清(上清、太清、玉清)的含义与此相对应。与“同”相反则“异”!经中提到“世界为异”,“异”即是“不同”,“不同”对应太极分为阴阳,所以这句经文与阴阳生起世间万物道理是一致的!阴阳相互变化,世界也跟着变化(或如冷暖寒暑变化、或高低变化、陆海易位等)。
再看经中关于金水木火土的论述,是从世界形成的大角度来阐述,这也是我们现代风水学者最缺亏的认知,应该细细从中体会妙意!
经中言风轮执持世界,或许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难以想象到这句话的真实性,往往人们潜意识的错觉就会觉得地球好重,风如何能执持呢?可若细想,地球在虚空中,哪有重量可言?我们体验到的重量,无非是我们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但人们通常注重感觉形成的错觉,执错当真,从而在原始性的理论上就存在错误性的认识。
接着经中阐述坚明立碍,金轮保持国土稳定(五行 金的坚固性)。风金相摩(与钻木取火原理同)产生火花等五行相互演变之道理;从现象上讲,我们平时观察到雷电风暴冰霜等,是由于两股或多股带着不同五行属性的气流相互冲击后,碰撞产生闪电、风、雪、雹等自然现象。其中气流的流动是风,春夏季风五行应当属木火,加之水吸收太阳能成水气混杂一起,故春夏季风温暖湿润!秋冬季风是冰寒之气,五行应当属金水。而气流一团一团有自己的稳固性即是气流的金性,碰撞时稳固性被破坏发生变化,产生了摩擦,正是经中“风金相摩”之意,所以自然界有风雷电雹冰雪等自然现象!
经中讲“宝明生润”,印证了现在五行学说中金生水是正确性,金寒而能令水气凝结,故可说金生水;或是天空中的水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水,达到一定量时,火性分离上升,水受地球重力影响下落成降雨;形成火腾水降之势,正合经中“火光上蒸,水轮含十方界”根本性质的妙句;
再观经中提到水势劣火结高山,与八卦的山泽两卦相同,与现代地理学理论相一致,可以印证八卦与现代地理学的正确性;在我的求知生涯中,访问过多位地理学者,从中了解到不少地理学问,均可得出一个结论,地理在风水学中重要性绝不亚于玄空等布局技法。再看经中又言“木烧成土,因绞成水”之句,则表明木有助火成火之势,亦有水性相结之理,先天八卦离位三爻刚好中爻为阴(理如木含水),后天八卦震位下爻为阴(如树根吸水土之用),正好印证阴阳二仪的东方木乃为少阳,从万物运行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确定少阳乃阳长之势,随势成长至后天八卦离位为太阳;这也阐示了在风水布局中,木局可以布置成水木局,也可以布局成木火局的道理。在五行相互含受中可明白木也含有水火土等要素;如八卦离位在卦象中处在南方,五行火性为木性演变生长后之性,坎位处在北方,五行水性为木性演变生长前之性;所以木中有水火,而水火没有相互含蓄,也就是没有水火局的布局情况,但只有水火相济之情!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水火不相射”的语句。
“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即是“风雷相簿”,源于易经四句中风雷相簿乃自然界现象,易经中没讲是怎么形成,而佛经中已明确其形成之理,我们学风水者,看到此偈,应当如醍醐灌顶;“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交妄发生,递相为种”则表明山河水火除了本身的五行特性外,也暗示了它们变化循环、相通可变之理!即是我们通常说“山泽通气”而不知其理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次印证佛教教理伟大的一面,古往今来,无数智者都选择佛教修行,为出离生死之大事!而关于世界起缘后的变化之理,少有在佛门中听到,今通过大藏经中略提一部,来阐示风水学的道理,亦是再次印证易经易理之玄妙、风水起源正合世界生灭变幻之规律!这也可为我等以后解释风水的科学性提供宽广的智慧!
转观佛门中,很少讲变化之理,正是怕执迷于变化之理而不出世,这或许就是佛门中所说佛陀慈悲,不讲世间通论,而以大智慧广教众生如何修行解脱生死,正是因为如此,我写此论文亦是希望广大的易友除了学习“变化之道”外,也能为生死大事而去修学解脱生死的佛法,方是不枉生世为人矣!正如现在风水界明星李居明大师,直言专心修学密宗,而玩风水的态度,表明风水术理没办法解决生死问题。其人所做所行,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王益恩 2013.7.29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
TAG: 王益恩
相关文章
- 王益恩—识动静之机,探实用之玄2019-05-09
- 王益恩:太初之业习——而论风水格局功效之因2017-08-31
- 王益恩—杭州某商业城案例分析2015-07-27
- 王益恩—论十天干2015-07-27
- 王益恩(浙江)2013-09-27
最新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