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0852-93472453
宣传册节气时刻表
欢迎加入中国易经研究学会

王建民—先人骨骸影响后代子孙的奥秘

时间:2015-10-05 09:38:21 点击: 【字体:

黑龙江会员:王建民


  人有“两不死”:


  一是人的“真如自性”不死,它可以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广大无边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即所谓“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 它人人都有,只是被妄想执着所蒙蔽而不能证得,因而便是凡夫;人一旦除去妄想执着,明心见性,即便成佛。这个真如自性,就是佛性,也许是我们常说的“神识”、“元神”吧,它是不死的。

二是人气不死:人死后,人气凝聚在骨,虽血肉无存,但人骨尚在,其气尚存,是不死的。


   “夫天地间惟一气而已,万物唯气而成;”气分阴阳;“气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生发万物。天无此气,则无所覆;地无此气,则无以载;人无此气,则无以荣”。


  天地万物,归根结底,是由气凝结而成;森罗万象,都是气的形态、都是气的杰作。气是万物的本源,它充满虚空,充满万物本身,它不因物体的灭亡而消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永远存在。人也不例外,也是炁的凝聚体,人体虽亡,但气却永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自然规律的真相。


  “人气”来源于“天地之气”,依托于“地气”,因而离不开“地气;


  土为气之母,有土则有气;气是水之母,有气才有水;


  有斯土气,则有斯人气;土有差异,则地气亦有差异,水气亦有差异,人气亦有差异;


  地气因时而变性,时至则吉,时移则凶;气因形而至情,因情而至形,气吉则形吉,气凶则形凶。气厚则人厚,气薄则人薄,气聚则人吉,气散则人凶。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贵,山破人悲,山归人聚,山走人离,山长人勇,山缩人低,山明人达,山暗人迷,山顺人孝,山逆人嘶。“南人俊秀,北人豪迈”,桔生淮南之谓桔,桔生淮北之谓枳。桂林山水中生活的人,具有南方人的英俊、秀丽之美;太行山中生活的人,具有北方人纯朴、厚实、粗狂之美。海滨大山中生活的人,具有彪悍、旷达之美。江河奔腾湍急的地区,民风剽悍且热情;源远流长的江河,百姓务实而深沉。穷山恶水出强梁,秀丽山河多文化。


  各地人物、语言、体貌、风俗、性格、口音、好恶、山川形态各异,皆气使之然也。“一方水土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山水环绕,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贤圣、伟人、巨贾由是而生:尼山孕孔丘,涡阳育老子,临沂产诸葛,韶山之毛泽东,开县之刘伯承,广安邓小平,绩溪之胡雪岩,汕头之李嘉诚,……均山川有情,生气孕育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


  人之气,又叫“气场”,也叫“能量场”,它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得到。如同电流、电波、手机信号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的陪伴着我们。


  每个生命体就像一部手机似的气场感应器,同性质的气场是想通、相互感应的,其“神速如电、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神汉武帝时,“铜山西崩,灵锺东应(未央钟鸣)”。是说有一天未央宫的铜钟无故鸣响,群臣大惊,以为不祥。东方朔指出,是铜矿山崩所至,后查果然如此。塑曰:“铜出于山,气感相应,犹人受体于父母”。帝叹曰:“物尝如此,而况人乎”?

亲人出事时,或未告之亲人遇难,便有突然的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或心惊肉跳的前兆。“身在乎秦,所亲爱者在乎齐,死者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吕氏春秋》),是说在齐国的亲人死去了,而在秦国的亲人未接书信,却出现了亲人发生不幸的预兆感,或是精气往来传递的信息吧。还有以托梦及其他方式,出现这种前兆。


  人气是不死的,气场是不灭的;它与宇宙同在,与日月共存;


  亲人的之间的气场是更容易感应、相通的,这就是先人之骨所以影响后代子孙的奥秘。


  所以,先人之骨骸,葬在理想的“地气”之地,以获得气场正能量的相通、感应,对于子孙后代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先人骨骸的气场越大、越强,影响后代子孙的力量就越大、越强,其影响的时间也逾久远;反之就逾小、逾弱、时间逾短;比如孔圣人的气场,保佑后代子孙千年不衰。


  先人骨骸强大气场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大德圣贤,其自身的能量大,凡人无法相比,如孔子等。心中心法门第三代宗师元音上人说:“《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世间的贤圣,均是“菩萨再来”之人,故气场强大,荫庇久远。


  二是选择好墓地,做到人气与地气的完美统一,“天人合一”,气场则强大;地气是基础,人气是保障,合一是关键;天人合一的气场,后代子孙则兴旺发达;脱离地气的人气,或不利人气的地气,是可怕的,后代子孙则多灾多难。


  郭氏云:“吉凶感应,鬼神及人。祖先的骸骨不可不择地安葬之”。“人之初生是得天地之气,借父之精,寄母之腹而生。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父母之骸,为子孙之本源,子孙之形体,是得父母之气而荫生”。子孙之体,受父母之精质而生,天地之生气而养,是为生命之由来也。经由祖骸之灵气而发育,有遗传之继命,成为人形及性质,其实之优劣,全在祖坟风水之好坏而定。


  人死亡埋尸于土,血骨独存,其气亦存乎其中,是故藉葬之高明方法,为逝者之气融于地气而合一,以养其骨而育其魂,所以荫后代子孙也。祖骸为子孙之本源,子孙为祖骸之形体,所以一脉相通,一气相承者,流通感召相应,子孙自然受荫发达,财丁两旺,故地灵人杰,葬天地生气之穴,出人杰子孙也。此即“入土为安”之深意也。以用生气之法通过气场来扶助后子孙也。


  人死后安葬失法,错葬凶地,吸收邪气,而致灵力不足,造成阴灵馀气,附于尸骨,导引子孙失去灵源,发生鬼祸,以致灾变凶祸连绵。故气场感之于自然界,发之于人气,先人与子孙灵气相同,互相感召,显微灵通无间,无所不藏,无坚不入。 


  葬如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须择吉地,不受天灾,避免人祸,土肥地沃,方能茂盛;须择吉时,不违天时、不悖时令,方期收获硕果;


  葬如归家:荣归故里,耀祖光宗,则子孙发达;


  葬如植树,土肥则根深;根深则参天叶茂,硕果累累。子子孙孙,绵远悠长。


  三是后代子孙积德行善、忠孝仁德、光宗耀祖,可强大气场;反之,会削弱气场。谚云:阴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言感应之理也。所以,求地的人必须以积德为本,如果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以其福荫其子孙也,地之吉亦将以符也。若其恶果盈天,必以凶地报应之,祸其子孙也。


  风水讲究积德。有诗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葬时后辈都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方寸即心,也就是要多想善事。欲得阴地好,先须心地好。要求好风水,当以积德为本。阴德既厚,自有神鬼归向。若德之不修,纵使觅得好风水,后人不蒙福,反见凶祸。因为,好风水是留待有德者用的。无德者得了风水宝地,不受用,吉地会变成凶地。不修德而求好风水,譬之不耕种而求收获,怎么可能得到?


  四是家族墓地是众多个体气场的集合,所谓“人多力量大”,气场纯正,团结合力,对后代子孙影响力巨大。


  气场之间的相通、感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孝行之至者:则感天动地,鬼神钦敬,则时刻相通,处处感应;圣贤可以用神通手段;


  我们凡夫之人,只能用“祭祀”的方法,即通过敬香、烧化纸钱、叩拜,加强与先人的气场相通、感应,在冥冥之中获得加持、保佑。


  孔子十分重视祭祀,他说:敬神如神在,又说:视死如视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祭祀时间,即每年四天的祭祀日(即春节、清明节、鬼节、寒衣节)。


  我们要勤于先人相通,除祭祀日外,每逢家有喜事,如添人进口、升官发财、升学、立功、乔迁等,要向先人汇报,要感恩先人;虔诚敬香,香可接通神灵;多化纸钱,钱可富裕自己;多行叩拜,叩拜可增长感恩之心、敬畏之心。


  要知道:只有先人受到你的缅怀和尊敬,才会得到你的后人的缅怀和尊敬;先人墓地寒酸荒凉,后代子孙岂能兴旺发达;先人墓地风吹煞冲,后代子孙岂能幸福安康;先人穷困,后代子孙岂能发财;


  水有源,树有根,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
TAG: 王建民
易学服务报告书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免费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