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长林—易经漫谈
陕西会员:门长林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其思想内容可谓博大精深。认真研究易学可以汲取古人的智慧,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与素养,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善于把握自己,学会做人处事,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一,成语否极泰来的出处
“否极泰来”是人 们熟知和常用的一个成语,其简单解释为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其实这个成语来自易经的十一卦《否》和十二卦《泰》。
据《辞源》“否泰”条解释:“否卦名(注,指《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交谓之泰。天地不交谓之否。故以言运数之穷通。亦曰否泰。”今之解释,即“泰”就是顺利;“否”就是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转化到这个事物的对立面。《周易》六十四卦圆环中,“泰”卦之后是“否”卦(“否”轮回一圈后才会再变成“泰”,寓意是从好变坏容易,而从坏变好难),是《易经》阐述的自然道理。唐朝韦庄在《湘中作》诗日:“否极泰来终可待。” 否极泰来,是辩证的规律,即是信仰的理性、理想的寄托、精神的支柱,也是忧患意识的表征。体现了价值观的内涵。
一阴一阳为之道。否卦上为乾代表天,下为坤代表地。天为阳气向上,地为阴气向下,阴阳背离,天地不交,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自然界和人生最差最坏的状况。泰卦则相反,上卦为地,下卦为天。地阴气向下,天阳气向上,阴阳相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泰,社会和谐。
二、易经字面含义浅释
《易经》一般被称作《周易》。关于周易这两个字 ,历来有多种说法。周有两说,其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其二“周”特指周朝。“易”是象形字,上为日下为月,有三种解释:其一是变易。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万物都在变化,变化非常复杂但有规律可循,《易经》就是寻找变化中的规律的学问。其二是简易。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其三是不易。“易”虽讲变化,但大道是永恒的,变化之道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学习易经后可以运用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周易”二字无论怎样解释,其根本都是在讲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即“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三,《易经》的形成、传承及流派
《易经》有“人更三古,世历三古”的说法。它的形成经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书中内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即三圣。
最原始的《易经》有三种,即“三易”。一是神农时代的《连山易》”,二是黄帝时代的《归藏易》”,三是周文王被囚时所作的《周易》。《周礼》中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御览》中记载:“《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周易》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与“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连山易》是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易》是从坤卦开始的,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只有《周易》流传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出版的《全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学术界普遍认为《易传》是孔子对前人思想的归纳总结。《经》乃卜筮预测之书,为上古丞史文化的遗存,《传》则融会了儒家的哲学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讲:“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据史书记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晚年对《周易》特别喜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弟子们的协助下,写了十篇文章(《文言“乾”“坤”、《卦序》上下《说卦》、《卦序》、《杂卦》)不仅考证、论述了易学的起源,占卜的原理,占卜的具体方法,对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卦辞、爻辞一一进行了诠释解说,而且从哲学的高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阐发了《周易》一书的思想内涵,及其在经邦济世,治理国家,指导人生等方面的伟大意义和实用价值。
因此,《周易》的内容包括“朮”和“理”两部分,它既是预测吉凶祸福的占卜书,又是启迪智慧的哲学书。
- 门长林—宝宝起名的学问2014-12-17
- 门长林—民间择日浅谈2014-11-12
- 门长林(陕西)2013-10-01